通义大模型“全家桶”亮相云栖大会,推动应用落地!阿里、百度、腾讯、华为、360开启大模型应用迭代卡位赛
发布半年后,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首次迭代。10月31日,阿里云在一年一度云栖大会上发布通义千问2.0,参数首次升级至千亿级别。阿里云宣称,通义千问2.0的综合性能超过OpenAI去年11月发布的大模型GPT-3.5,正在加速追赶3月发布的GPT-4。
阿里云还基于通义大模型,推出8大行业模型。除了6月发布的用于转写录音的通义听悟,此次发布的几大行业模型包括:可辅助编程的“通义灵码”,阅读金融研报的投研助手“通义点金”,智能客服“通义晓蜜”,个人健康助手“通义仁心”,AI法律顾问“通义法睿”,论文阅读助手“通义智文”,个性化角色创作平台“通义星尘”。这些模型针对当下最受欢迎的垂直场景,使用该领域数据进行专门训练。
“要做最开放的一朵云,我们说到做到。这些应用模型我们都会开放API,欢迎开发者将上述的模型能力集成到自己的大模型应用和服务中。”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他强调,阿里云推八大产品模型,并非为了直接To C提供服务,而是To B。这更多是像个面向客户的Demo,让客户先了解到大模型能做什么。
截至10月,阿里云已与60多个行业头部的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进行深度合作,推动通义千问在办公、文旅、电力、政务、医保、交通、制造、金融、软件开发等领域的落地。
不过,大模型要在B端的生产环节中真正应用起来,还需要时间。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云栖大会演讲时表示,云计算到目前共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的起点是2006年云计算概念首次提出,改变了今天互联网的天下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第二波浪潮是银行等传统企业开始使用云计算,追赶第一波浪潮里兴起的那些公司。
GPT的出现,让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结合有了一次集中的爆发,在2023年掀起了云计算的第三波浪潮。他认为,这次浪潮不会在一两年内完成,可能要几十年才会达到高峰,就像20世纪电力普及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出现了计算机、互联网等。
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致辞,他强调最多的词是“开放”。蔡崇信说:“我们坚信,不开放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同时,我们要始终攀登技术高峰,只有站在更先进、更稳定的技术能力之上,才有更大的开放底气。”自去年底周靖人首次提出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理念,阿里云已经设想好“做大模型时代云生态”的未来蓝图。
自OpenAI开发出火遍全球的聊天应用ChatGPT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引发新一波浪潮。和阿里一样,今年百度、腾讯、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并持续迭代。不到一年的时间,国内大模型已经超过了120个,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就已经有79个。
10月17日的2023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对外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版本。据李彦宏介绍,文心大模型4.0版本在理解、生成、逻辑、记忆等能力上都有提升,综合水平与GPT4相当。
宣布文心大模型迭代的同时,李彦宏也对外展示了百度在对旗下各个产品线进行AI原生化重构的成果——基于文心一言重构的搜索、百度GBI、如流、地图、网盘、文库等十余款AI原生应用。
10月26日,推出“混元”大模型两个月后,腾讯大模型也有了新动作。腾讯表示,如今腾讯内部已有180个业务接入大模型,而9月刚发布时,这个数字是60个。腾讯机器学习平台负责人康战辉表示,其中60多个业务是基于混元做精调,比如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腾讯广告等。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为行业而生,更是强调在细分场景的落地应用,目前已推出金融、政务、制造、矿山、气象、铁路等领域行业大模型和能力集,将各行业知识Know-How与大模型能力相结合,给行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决策支撑,推动整个产业链和相关公司的发展。
今年8月初的HDC 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表示,在AI的大模型时代,盘古大模型将助力鸿蒙生态。鸿蒙4.0系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小艺”,其中包括知识获取、逻辑推理、任务规划、记忆扩展、工具调用和制作辅助等方面,推动智能终端的交互变革、生产力效率变革和个性化服务变革。
9月25日,余承东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公布,拥有大模型加持的鸿蒙4.0在发布一个多月后,升级用户已经超过6000万。
11月4日,三六零大模型“奇元大模型”通过备案落地。今年9月,“360智脑大模型”已获批面向公众开放。360公司也成为国内首家两个大模型均通过备案的科技企业。
从大模型定位和应用角度来看,奇元大模型具备充足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商业化和产品定位以B端用户为主,后期将会聚焦更多的商业化应用和垂直领域,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
此前,360智脑大模型已于今年9月首批获得备案开放,并全面接入360搜索、360浏览器等互联网全端应用。据悉,360智脑上线首周即获300万用户超5000万余次互动。360智脑大模型集成了360GPT大模型、360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能力,具备生成创作、多轮对话、逻辑推理等十大核心能力、数百项细分功能,覆盖大模型全部应用场景。
每一次风口出现时一样,总有人一窝蜂地涌入,试图在新一轮的创业潮中搏一个机会,正如当下国内大模型大爆发式增长。但最终大模型仍会趋向寡头化,只剩下两到三家头部公司。
借用360集团总裁周鸿祎的观点,科技巨头、互联网平台公司,会在已有的业务上,用AI把握住现有的存量市场,这一块不会有创业者大多的机会。“我觉得巨头一定会用全家桶的思路,把自己的全家桶产品装上它们的大模型。用户又很懒,很多用户会就近使用。所以这个存量市场,或者叫中心化市场,我预估在未来在大模型市场里,很难有大的改变。”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