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金协2020年“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国际论坛观点集萃
来源|亚洲金融合作协会(AFCA)
2020年12月14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2020年“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缅甸、黎巴嫩、匈牙利、英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亚金协成员代表,以及国际组织、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产业机构、媒体等机构代表通过线下及线上方式参加论坛。
亚金协副秘书长庞魁霞女士致开场辞并介绍,亚金协“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委员会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在各成员的大力支持下,从金融合作研究、会议举办、标准制定、投融资合作等多方面开展工作。持续编发《“一带一路”经济金融报告》及每周动态、合作专刊,推出《“一带一路”金融机构抗击疫情专报》,编写《亚金协“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实践报告》;举办“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国际论坛,与普华永道、盘谷银行合作举办“一带一路”投融资系列研讨会之越南篇、泰国篇,与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合作举办“一带一路”投资与发展圆桌闭门会;开展《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指南》制定工作,促进“一带一路”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提升;调研会员“一带一路”投融资需求,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机构投融资合作。未来,将进一步促进亚金协成员合作,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普惠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把“一带一路”建设成开放之路、共赢之路、绿色之路、繁荣之路。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发表主旨演讲并认为,亚洲崛起成为全球经济危局中的动力之源。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和亚洲经济的抗冲击性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或萎缩4.4%,美国经济可能下降4.3%,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下降3.3%,而中国则是唯一可能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同比增幅预计为1.9%。梅新育表示,全球及亚洲经济均面临潜在风险,包括全球债务灰犀牛与发展中经济体潜在货币金融危机、初级产品出口国的不利处境等;化解亚洲经济潜在风险需要亚洲金融合作,以消除潜在系统性金融货币危机风险,推进实体经济部门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贺力平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包括中国经济在改善结构和再平衡的路上太多依靠投资驱动、消费相对不足、外部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有所降低、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遭遇一定挫折等。展望未来,双循环的意义将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在对外发展方面,市场和供给多样化将是重要的新趋势,与此同时,东盟在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和上升,深化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未来大有作为。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铁木尔•玛利科夫发表主旨演讲并表示,当前多个国际金融中心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主要通过投资便利、贸易促进、交通设施联通、金融科技及知识共享五方面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企业来说,金融中心是可满足其寻求更加优化的监管、法律保护及金融产品交易等需求的天然枢纽。
中非信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二部总经理李奇文在主旨演讲中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非洲的“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并在全球抗击疫情背景下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未来,对非投资可进一步关注非洲各国政治风险和债务水平变化,增强海外合规经营和法律维权意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和应急方案,做好传染病接种免疫和预防措施。
普华永道中国一带一路业务主管合伙人、中国全球跨境服务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在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正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倡议驱动下的全球贸易很大程度上将以跨境电子商务为载体,而跨境电商的成功取决于基础设施、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及电信与科技等支柱行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的综合发展,其投资规模的增加、效率及品质的改良,跨境多边互联互通的程度是全球化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论坛还就“一带一路”投融资主题展开了专题讨论。银河证券副总裁尹岩武主持这一环节并表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担保、法律、咨询等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未来,可充分利用亚金协提供的“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全方位专家队伍,为“一带一路”投融资可持续发展贡献亚金协力量。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文在专题讨论中表示,中哈产能合作是两国领导人于2014年底达成的重要共识。合作开展6年来,在两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积极成果。在中哈产能合作机制下,通过设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项贷款、中哈产能合作基金,以及达成商务签证便利化等专项支持措施,为两国实施产能合作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18次中哈产能合作对话会,形成第十八轮重点项目清单,包括56个重点项目,总金额涉达246.6亿美元,对中国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跨境业务负责人任津萱表示,在“一带一路”投融资方面,近期东盟地区项目占比增速迅猛;民营企业逐渐接过“一带一路”接力棒,新报项目民营企业规模占比不断增高;“一带一路”项目以新经济、新能源、新科技领域为主;“一带一路”项目需重视国别风险,利用信用保险等工具加强项目风险管控。
韩国SV投资(韩思维)顾问高永和介绍,韩国SV投资与深创投合作设立深圳中韩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先进制造、信息通信技术、生活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各投资项目进展良好。高永和建议,未来可同东南亚和中亚等地区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投资基金,鼓励韩方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以促进“一带一路”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晓表示,“一带一路”投融资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存在资金供需缺口、部分国家风险水平较高等挑战。未来,应加强疫情下投融资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建设,关注一些国家的债务风险,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注重海外行业企业资信调研,强化整体开发、信息共享,同时关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变动执行情况,运用好“银行+信保”的一体化融资与保险模式。
一带一路服务机制秘书长贾辉认为,“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中尤其需要重视法律。在项目尽调过程中,除了要对项目所在地东道国的国别法律风险进行研究外,还要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法律调研,并在交易文件中设计相关条款,充分反映全面尽调结果和相关责任风险分配。如果出现商事争议后,可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进行调解来解决。
亚金协简介: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简称为亚金协,英文名称为Asi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AFCA。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AFCA)立足亚洲、开放包容,以“联通合作、共治共享”为宗旨,致力于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地区金融机构经验分享和业务交流,共同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协会会员以亚洲国家和地区有影响有意愿的金融机构、金融行业组织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及在金融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管理者及资深专家为主体,同时欢迎区外同类机构及个人加入。截至目前,亚金协会员机构有120余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管、期货、国际金融中心、行业协会、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欢迎区内外有影响有意愿并拥护协会章程的机构及个人加入本协会。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