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中船发动机: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记汇

2025年10月31日,“中船集团,智领深蓝”国企开放日暨品牌宣传周活动走进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来自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科记汇等数十家中央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记者齐聚青岛,近距离探秘远洋巨轮的“绿色心脏”。从展厅里砥砺奋进的发展年轮到车间内轰鸣的智能生产线,从记者聚焦的绿色转型话题到未来清晰的产业布局,中船发动机正以强劲的发展脉动,书写着我国船舶动力行业从追赶到引领的时代篇章。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核心骨干企业,这家承载着60余年工业记忆的央企,如今已成长为全球船用低速发动机领域的中坚力量,正以绿色化转型为帆,数字化变革为桨,驱动着船舶“心脏”驶向深蓝。

行业领军者

历经六十余载深耕,中船发动机已构建起覆盖“动力成套、动力配套、动力服务、新兴产业”的四大业务板块,在全球船舶动力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如今的中船发动机,不仅是中国船用低速发动机的“摇篮”,更是全球航运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其综合实力已实现多维度突破。

在市场竞争力方面,中船发动机的国际地位持续稳固。作为我国船用低速发动机制造核心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其产品通过国际九大船级社认证,广泛应用于散货船、油轮、LNG运输船等全种类商用船舶,国际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前列。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交付船用低速发动机超3000台(套)、总功率达5000万马力,其中70%以上随船出口至世界各地,CSE品牌赢得全球船东的广泛认可,连续多年成为国际知名船企的优秀合作伙伴。2025年以来,公司手持双燃料主机订单饱满,排产已至2028年,彰显了市场对其产品实力的高度信赖。

在绿色动力研制领域,中船发动机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面对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浪潮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公司主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在LNG、甲醇、氨等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领域成果丰硕。2024年交付的国内首台6G50ME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实现了我国该领域制造从“无”到“有”的里程碑式突破,其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硫氧化物排放减少97%,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船用低速机之一,并在航海试验中取得“零扫尾”佳绩。在LNG燃料发动机领域,公司同样屡创佳绩,2025年成功交付首台5X72DF-2.1+iCER LNG双燃料低速机,持续巩固在低碳燃料主机领域的优势地位。此外,公司自研的高压选择性催化还原(HPSCR)系统已累计交付500余套,大幅降低了船舶氮氧化物排放,为全球航运环保提供了中国选择。

在制造与配套能力上,中船发动机构建了国内领先的产业体系。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绿色智能数字化铸造中心,年产铸件能力达5万吨,最大铸造单件重量达50吨,具备400台套低速发动机关重铸件的铸造能力,其合金铸钢、球墨铸铁等铸造水平稳居国际前列。在加工装备方面,公司配备180余台世界顶级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和100余套数字化焊接机器人及精密检测设备,机加车间内的大型数控镗铣床可实现微米级精度加工,确保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总装车间内,高13米、重500余吨的发动机在工人精准操作下完成组装调试,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具备从试验台到码头总成一体化吊装发运能力的船用发动机制造企业,保障了主机高效、完整性交付。同时,公司在关重件配套领域优势明显,是国内低速发动机关重件配套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强的基地,年产200多台套大型结构件,全系列运动部件和电气控制单元。

在新兴产业领域,中船发动机同样表现亮眼,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为国际能源巨头制造燃气轮机核心部件,成为国内该领域最优秀的制造商,其大功率水力测功器产品也广泛应用于国内发动机制造企业。

锚定世界一流的发展规划

面向未来,中船发动机确立了“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船舶动力制造与服务企业”的愿景,以清晰的战略规划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航运业绿色可持续进步。

在产品类型方面,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已完成LNG一期、二期和甲醇发动机产能建设,2024年率先实现甲醇双燃料主机批量化建造,目前拥有30个船用低速发动机试车台位,多燃料试验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公司将稳步推进氨燃料主机试验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覆盖LNG、甲醇、氨等多燃料类型的动力产品体系。按照规划,公司将在“十五五”期间形成覆盖全缸径的低碳零碳船舶动力产品谱系。

在技术创新领域,公司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船发动机拥有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技术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600余人的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斩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5项,专利授权3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50%。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加快发动机低碳零碳技术转型,每年推出多型首制机型,保持在环保装备和绿色动力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中船发动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公司以“生产设计制造一体化”为核心,以精益管理为支撑,推动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为船舶动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在数字化平台建设方面,中船发动机积极开展一体化平台构建。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一体化平台建设,促进设计、制造、管理等各环节的信息贯通与高效协同。在生产环节,数字化铸造中心配备RGV自动转运、电炉自动配料加料等先进设备,实现了关重部件造型、制芯的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铸件质量稳定性。中船发动机以最先进设备打造最优产品,机加车间内,世界顶级的大型数控龙门铣床、落地镗铣加工中心实现了发动机机座、机架、缸体等核心部件的高精度加工,每一微米的精度控制都为产品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总装车间通过预装与总装工位的科学布局,配合行车吊运等设备,实现了大型发动机的高效组装调试。数字化焊接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更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通过引入“生产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模式,公司打通了全作业流程,实现设计参数与工艺要求的无缝衔接,优化了全流程资源配置。

在精益管理与运营上,中船发动机建立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公司秉承“精益工法、准时生产、协同集约、高效运营”的精益制造理念,增强生产系统事前策划和成本价值意识,追求工艺先进、价值最优。通过建立“全员经营、价值创造”的精益管理运行机制,实现计划科学、节点可控,有效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计划零拖期、产品零缺陷、客户零投诉”为目标,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供应链管理,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关重零部件配套体系,确保生产顺畅和产品质量稳定。

在智能服务与监控领域,中船发动机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建立全球服务网络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7*24小时服务热线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此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培训,帮助客户更好地操作和维护发动机设备。

央企初心驱动行业前行

从1958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重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结束我国不能制造船用低速柴油机的历史,到如今成为全球船舶绿色动力的引领者,中船发动机六十余载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海洋事业同频共振,彰显了央企的使命与担当。

在技术传承与创新方面,公司赓续老一辈造机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公司秉承“责任、创新、进取”的核心价值观,构筑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机制,推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在行业引领与协同方面,中船发动机以自身发展带动整个船舶动力产业链升级。通过布局“四大产业”和三地产业基地,形成了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关重件铸造、加工、配套等上下游产业的进步。公司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的突破,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带动了绿甲醇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行业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全球航运业绿色发展、引领船舶动力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己任。通过持续研制环保型发动机和减排装备,大幅降低了船舶污染物排放,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企开放日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现现代央企的温度与情怀,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信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船发动机这颗不断进化的“中国心”,正以强劲的搏动驱动着船舶巨轮驶向更辽阔的深蓝。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更绿色、更智能、更高质量的动力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航运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船舶“驶向深蓝”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更大力量。这艘船舶动力巨轮,正以领航者的姿态,在全球航运绿色转型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着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