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阿里迎来第三次高管人事变动。

据悉,阿里巴巴通过全员信的方式宣布,阿里巴巴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信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吴泳铭接任阿里集团CEO三个月,明确了全集团的战略重心和优先级选择,围绕主业进行了坚决地取舍,同时全面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而淘天集团原首席执行官戴珊则退位让贤,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

信中,蔡崇信提及:“由吴泳铭兼任阿里云和淘天的一号位,将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的变革,有助于确保集团对两大战略重心电商和云的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此次高管变动恰恰反映了阿里巴巴改革的决心,从管理层年轻化开始,阿里巴巴正紧锣密鼓进行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和新势力的挑战。

谁是吴泳铭?

1996年,马云怀揣着互联网的梦想在《钱江晚报》刊登了一则招聘程序员的启事,一个刚从浙江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正为找工作发愁。这个人就是吴泳铭。机缘巧合下,他看到了这则普通的招聘启事,一下吸引了身为程序员的他。面试那天,吴泳铭带了一张1.44M的软盘,里面有他用JAVA写的几个小程序。

在与马云的交谈中,吴泳铭被马云的眼光和决心所吸引,决定加入他的团队。同样,马云对这位年轻人青睐有加,认为他身上具备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潜力。于是,吴泳铭加入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公司。

1999年,创业失败的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湖畔花园,与其他18位创业合伙人凑了5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一家名为“阿里巴巴”的公司。那个时候,吴泳铭是团队中为数不多懂技术的人才。只是刚毕业三年,吴泳铭就不得不“跳跃式”成长,扛起大旗,负责搭建阿里平台的技术架构。就这样,吴泳铭成为了阿里“十八罗汉”中最年轻的一位。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吴泳铭出任淘宝网技术总监。2004年,吴泳铭再次被予以重任,担任支付宝的首席技术官。2008年,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合并,吴泳铭被任命为副总裁。此外,吴泳铭还曾担任中国雅虎的P4P产品及技术总监,还推动过手机淘宝问世,更是阿里核心现金流业务阿里妈妈平台的创建者。

事实上,阿里巴巴诸多关键产品背后,都有吴泳铭的身影,但阿里内部人员对他的评价是“低调”,几乎都是深居幕后,为阿里的发展操碎了心,因此也被调侃起了一个外号叫“吴妈”。

但为人低调并不意味着籍籍无名,虽然靠技术出身,吴泳铭的商业头脑却并不简单。很早开始,他就意识到移动化的大势,并早早布局发力,推动阿里产品在手机移动端发展。之后他还参与了收购高德地图、UC浏览器、友盟等项目。其中UC浏览器为阿里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入口,高德地图拓宽了阿里的消费阵地,而友盟为阿里带来了移动数据相关业务的能力。这恰恰证明了吴泳铭敏锐的商业嗅觉。

吴泳铭曾说过:“在飞速变化的时代,没有守业一说,发展需要与时代贴合,随时都要进行新的创业。”在2015年,他逐渐淡化了自己在阿里巴巴的角色,转身进入投资圈,并成立了元璟资本。据业内人士透露,吴泳铭的投资风格非常大胆,对新事物从来不露胆怯,而是大胆投资,投资项目包括理想汽车、涂鸦智能、星亢原生物、两氢一氧等,目前投资的项目高达150个,涉及尖端科技、工业制造、医疗科技、跨境出海等多个投资领域。

或许恰恰这种从不瞻前顾后,而是带着战略性眼光大胆出手的风格,是当下阿里巴巴进行变革最需要的力量。于是,在短短一年三次的重大高管人事变动中,吴泳铭的名字多次被提及。今年6月,吴泳铭确认担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9月,他接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12月,他再次接过接力棒,出任淘天集团CEO,一步步掌控了阿里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板块。

 

管理层年轻化能否挽回阿里颓势?

一般而言,庞大企业的高管人事变动并不频繁,但一年内阿里巴巴发生了三次,这意味着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阿里巴巴的内部问题,以及阿里巴巴试图变革的决心。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迭代诞生了一大批对阿里而言极具侵略性的新势力。以拼多多为例,美东时间2023年12月11日收盘,拼多多市值1900.01亿美元,阿里巴巴1817.64亿美元,成功超越阿里巴巴成为中概股第一名。足以证明阿里巴巴的龙头地位正在不断被挑战,甚至被超越。阿里巴巴往日的荣光或许难以持续,也许变革是阿里的唯一出路。

自3月阿里开展史上最大的组织变革后,阿里巴巴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变化。换而言之,从今年一整年的时间线来看,“变革”与“调整”是阿里今年的发展基调。

据报道,一位阿里内部员工表示,这样的变化早已习惯。在他看来,创立初期,阿里具备生态优势,但随着分拆后各个业务集团过于独立,反而会丧失这种优势。如今吴泳铭从戴珊手里接过火炬,能够在保证独立运营的基础上,由同一个人带队,调动资源的能力反而更强。

针对此次人事变动,在全员信中蔡崇信也有相同的观点——由吴泳铭兼任阿里云和淘天的一号位,将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的变革,确保集团对两大战略重心电商和云的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权力主体的迭代也反映了阿里未来新一轮的发展脉络:淘天和阿里云作为最核心的两大重点发展战略点将回归集团,由集团统一指挥管理;其余业务将围绕这两大战略点进行取舍有度的发展。这也可能意味着,此前张勇的“1+6+N”模式即将被推翻,或将变革为“1+2+4+N”(1指阿里集团,2指淘天集团和云智能集团)的发展模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仅仅一年,阿里从合到分,再到合,实属罕见。

上个月,吴泳铭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的新战略蓝图——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这三个方向将成为阿里面向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对于核心业务,阿里集团将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的资源和研发投入,同时各业务均以独立业务单元为单位,独立面向市场。同月底,吴泳铭更是对阿里云的战略方向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把实施AI驱动、公共云优先这两点视为未来五年阿里云优先发展的方向。

从吴泳铭的战略动作,不难看出,“AII in AI”是他对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野心。事实上,今年9月,他与蔡崇信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后,就确定了“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以此指导业务梳理和战略优先级的调整。此前马云曾在内网回复:“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无疑也证明了吴泳铭的战略是被认可的。以AI电商为例,一方面阿里巴巴希望能通过AI电商来巩固在自身在电商领域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AI电商为阿里巴巴谋求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

普遍认为,一家好的公司需要具备穿越科技周期的能力,云智能集团正是承载阿里巴巴未来AI驱动的关键所在。从云智能集团不按原定计划引入外部投资者就可以看出吴泳铭的想法——要将未来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阿里自己手上。

阿里云承载着阿里对AI时代的战略厚望,而淘天集团是阿里在AI时代的核心应用场景。有深厚技术背景和敏锐商业嗅觉的吴泳铭,如今兼任起阿里云跟淘天CEO,无疑为阿里未来在AI时代的探索注入一针强心剂。

站在阿里历史上的关键节点,几乎可以认为阿里的未来,将可能成也吴泳铭,败也吴泳铭。吴泳铭狂风骤雨般的改革,并大力押注AI,能否真的力挽狂澜阿里的颓势?

不管如何,借用蔡崇信在员工信中的话:“吴泳铭接任阿里集团CEO三个月以来,全面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接下来,我们将全面启用在基层得到锻炼,崭露头角的年轻管理团队,为年轻人创造属于他们的创新环境。”

阿里巴巴深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道理,仍然有勇气进行管理层的年轻化变革。至于未来,还需要看吴泳铭对战略的思考,以及对业务的取舍。

合作|张子鹏 ne­w­s­m­e­d­ia007

----------------------------

(科记汇,财经、科技先锋,资深内容团队,三十家网络平台同步。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