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

木偶人、瓷娃娃、渐冻人、蓝嘴唇、黏宝宝……

这些词是不同罕见病的昵称,也藏着医生和患者们的期待。

我们和几位在美团买药线上坐诊的专家医生聊了聊,希望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能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心声。

就像其中一位医生说的那样,“有希望和没希望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01 黏宝宝

师晓东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血液科

黏宝宝,是对患有黏多糖贮积症孩子们的爱称。

人体细胞中有一种能够降解黏多糖的水解酶,产生水解酶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儿童体内酶的失活和缺乏,不能正常降解代谢黏多糖。

随着黏多糖在体内贮积,会造成内脏、骨骼、脑细胞等多器官发生变化。

师晓东医生说,“你见了这样的病人就永远不会忘记。”

黏宝宝和黏宝宝的父母,都是一路闯关的英雄。

多年以前,留给黏宝宝们只有一种结局。医生往往会告诉父母:没药可治。把孩子带回家,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想玩啥玩啥。

很多父母无法接受。“他还什么都没有经历,就是这么一个结局吗?”

在众多黏宝宝家庭中,师晓东医生曾被一位来自农村的妈妈深深打动。

这位妈妈的哥哥、弟弟均患黏多糖贮积症。自己有了孩子,不幸也患病。“我记得她语气坚定地对我说,孩子是因为她才得这个病的,虽然家里穷,但是卖房子,出去打工,怎么样也要救这个孩子。”

“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学在不断进步,过去骨髓移植只能全配型,现在有更多科学的办法解决排异,也有了靶向药,黏宝宝缺乏的酶也在国内上市了。”师晓东说。

“首先是要给他希望,”师晓东会先根据既往经验给出判断,这个孩子是能治好的。“有希望的感觉和没希望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希望不仅仅来自心理暗示,更是医学的进步,药物的研发,更来自全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和关心。

“罕见病发病率是有概率的,他们得了罕见病,从另外一个层面也是替我们得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

美团买药上线“罕见病专区”,将为患者开通三甲医院名医关爱门诊-科记汇

痊愈的患儿家长给师晓东发来孩子的奖状

02 蓝嘴唇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多年以前,倪新海教授接诊过一位刚结婚不久的农村女患者。

第一年,全家人很重视。丈夫陪着,公公婆婆陪着。

第二年,还有丈夫陪着。

第三年,就只剩下女患者单独一个人来看病。

病人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她被检查出患有一种不适合生育的罕见病——肺动脉高压。

在靶向药问世之前,如无有效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平均生存期仅2.8年。

在发病初期,患者看上去可能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只要稍微运动,爬个楼梯,走路快些,就会因为缺氧而气喘吁吁,甚至嘴唇发紫发蓝。

这是一种在女性群体中更高发的罕见病。

因早期仅有活动性呼吸困难而容易漏诊;因症状和冠心病、心衰、呼吸道疾病相类似而容易误诊;气短以及嘴唇常因缺氧而泛蓝的症状与哮喘相似,也常被误诊。

很多年轻女性往往在怀孕或者生产检查时,才被确诊出来肺动脉高压。

一旦确诊,即意味着生育时的超高风险。

倪新海教授曾问这位患者:因为不要孩子离婚了,觉得遗憾吗?

患者回答:说没啥遗憾的,我不能为此丢了我的命。

这是一个让人稍显欣慰的回答,但也曾有悲剧在倪新海眼前发生。

为了家庭关系也好,婚姻关系也好,社会压力也好,有的肺动脉高压女患者还是会选择生育。

“大人下不了手术台,几个月后孩子也不在了。”倪新海教授说。

随着靶向药物的国产化和纳入医保,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病人的生活质量、生存率都大大提高。

线上问诊、互联网医疗,给肺动脉高压患者解决了看病的时空难题和费用难题。

各种原因出行不便 、病情严重行动不便、远程甚至偏远地区的患者,无论是身在西藏、新疆还是黑龙江,倪新海教授说,现在他的很多患者不用长途跋涉来北京,在家都能问诊跟进病情,还能把药送到家。

作为医生最开心的是什么?

倪新海教授说,治好病,不论病情改善还是治愈,都是医生最高兴最开心的。线上问诊“不管是图文问诊,还是视频问诊,能给病人解决问题,给病人带来帮助,就是好的”。

美团买药上线“罕见病专区”,将为患者开通三甲医院名医关爱门诊-科记汇

倪新海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

03 舞蹈症

马惠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人类八大艺术形式之一的舞蹈,也会成为疾病的征兆。

这是遗传性罕见病:亨廷顿舞蹈症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中年起病,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伴进行性认知下降终至痴呆及精神障碍三联征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多数患者在不自主运动发生后数年潜隐出现精神异常,其中抑郁最常见。

不自主的怪异动作使很多病患会有强烈的“病耻感”——人到中年刚刚积累了些许威望,就随着扭动的四肢散落一地,内心充满了压抑和孤独。

“不能治愈”的断言,往往会让患者瞬间崩溃,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马惠姿医生就接待过很多绝望的患者。

一位50岁的中年患者,一家四个孩子三个患了病,经济上撑不住,夫妻关系也出了问题,坐在马惠姿面前趴着哭,“我真不想活了”。

一位在销售岗位上十分努力,事业有成的女孩,发病后“舞蹈”动作越来越明显,不愿意再去见人,只能退居后台。

一位发病10年的患者,每个月都来取药,“每个月都带着希望来,治疗却不尽如人意,后来再没见过他”。

在网上问诊时,也常常有病人提问,我这是什么怪病?我能不能治好?只能对症治疗,不能根治,医生的回答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常常会令患者绝望。

作为一个经常接触罕见病患者的医生,“你会有触动,为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而感不安和无奈,但仍然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给予安慰和鼓励。生活总要继续。”

一对亲姐妹患病,乐观,向上,为了掩盖不受控的动作,姐妹俩把舞蹈变成了爱好,展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医生在帮助患者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在马惠姿看来,像亨廷顿舞蹈症患者这样的罕见病患者,是格外需要关注与关爱的群体。

“罕见病群体的内心是苍凉的,需要社会的帮助,需要大家的关爱。”

美团买药上线“罕见病专区”,将为患者开通三甲医院名医关爱门诊-科记汇

马惠姿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

罕见病很罕见。

其患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65‰到1‰

罕见病又不罕见。

全球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每年都有约有200个新病种被发现。

中国有超过2000万名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要超过20万人。

每个罕见病患者的呼唤都应该被听到。

每个微光,都应该被看见,被珍视。

今天,我们在美团买药频道搭建了一个搜索“罕见病”即可直达的“罕见病关爱专区”专区内先行上线有三甲医院医生线上坐诊的儿童血液病关爱门诊,同步启动罕见病患者需求调研,希望能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做到更多的事。

我们能做的还很有限,但我们不会放弃。毕竟有希望和没希望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想给更多人送去希望。

(传播咨询、约访投稿、股权融资WX-ID:newmedia007)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