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2021年度洞察:创新、生态、数字-科记汇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盛典在沪成功举行。会上,“中国管理模式50人”(以下简称“C50+”)发布2021年度洞察。以下是C50+联席秘书长、清华大学马旭飞教授代表C50+ 发布的精彩内容。

今年的主题仍然是“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今年,经过C50+成员的严格筛选,我们到9家非常优秀的中国企业进行调研,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陕西,行业包括家用电器、建材、纺织、饲料、化工能源设备、有色金属、饮料等。

我们首先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区域和行业完全不同、规模历史迥异的这9家公司到底有什么样的共性?第二,VUCA时代意味着变化,我们追问到底有什么是不变的?

问题的答案通过我们的调研可以找到。所谓“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不到企业里面去调研,看怎么知道企业是怎么做的和他们所展现的共性和不变的东西。

调研的结果让学者们非常欣慰。我们发现,这9家中国优秀的企业,他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阐述当中以及他们的经营战略和组织管理实践当中都展现出了我们的主题,那就是“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

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两个问题,就是共性和不变。另外,去年到今年是非常非常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9家优秀的企业又有什么新的特点?

我们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做了词频词义的统计,而且逐一进行判断,从而得出了今年三个主题词:创新、生态、数字。同时,我们也认为创新具有长期主义的属性,而生态具有价值共生的理念,而数字就是所谓数字化的转型。再回到长期主义和价值共生,怎么在这三个重点词当中进行展现呢?

创 新

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但是今年我们调查9家中国企业把创新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不仅如此,他们强调科技创新,也就是所谓技术的力量,这是在以前调研中比较少见的。

如果回到理论当中看,宏观经济学有所谓索洛模型,认为长期能够让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只有技术进步。同时,我们看一下“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哈佛商学院克里斯坦森教授又指出,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实际上是决定生存最重要的。基于此,我们认为创新是具有长期主义的。

生 态

生态,看“生态”两个字就知道它是“价值共生”应有之意。陈老师《共生》这本书就有关于企业内部的共生问题的解读。而且,企业发展不光考虑自己的发展,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要考虑和别的企业怎么一起发展的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研完全验证了学者对所谓生态的认识。而且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基本上我们调查的企业都说到了生态,不仅仅包括企业的生态,还包括社区和社会。也许扩大的生态概念极大地丰富了价值共生的内涵。

数 字

数字,就是数字化的转型,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转型”的问题,而是“怎么转”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认知上的跃迁。以前的共识是:在数字化时代,所有行业都值得数字化重新做一遍。那我们通过调研以后有了一个新的共识,那就是:企业价值链所有环节都值得被数字化的思维和工具重新梳理一遍。

我们再从“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角度来看,实际上数字化转型需要长期的投资,需要打持久战,同时还要重新定义生态的概念。这样的话,数字化本身具有长期主义和价值共生的观点。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数字化转型需要“长期主义 价值共生”理念的支持,并进一步赋能创新和生态。

(排名不分先后)

2021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获奖企业:

美的集团:科技尽善,生活尽美

海信集团:科技创新,幸福家庭

北新建材:绿色智慧,高质发展

东方国际:持续改革,不断创新

陕鼓集团:向善向上,持续创新

东方希望:敬畏自然,顺势明道

2021年中国管理模式创新奖

获奖企业:

百润投资:深耕主业,不断创新

中金岭南:向上向善,共创共享

元气森林:数字先锋,创新代表

2021年中国数字化突破实践奖

获奖企业:

第一财经

塑造价值对话场,共建循环生态

伽蓝集团

创造客户价值,提升经营效益

物美集团

数据双轮驱动数字化转型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