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物》杂志特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持续发酵,引起商家、平台、骑手、消费者广泛讨论。

作为目前外卖重要平台之一的美团起初表示“不回应”。另一重要平台饿了么率先发布公告:“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饿了么也因为这份声明站到了风口浪尖,舆论焦点迅速将美团的“不回应”转移到了饿了么的“5分钟”。

客观看待饿了么“多等5分钟”-科记汇

这份声明在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热度甚至盖过导火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

很多声音说“饿了么很有温度”,也有声音说“饿了么舆论绑架”,也有声音说“饿了么的方案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舆论风向,也从对美团等外卖平台的“系统批判”,转向对饿了么“5分钟”的批判。各种声音褒贬不一,但也没有任何声音能够真正提出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下外卖行业骑手面临的问题。

客观看待饿了么“多等5分钟”-科记汇

客观看待饿了么“多等5分钟”-科记汇

就网络上众多声音来说,多数人能够看到快递小哥所面临的风险,也因此愿意多一份体谅,在时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32分钟、或28分钟那么严苛。饿了么发表声明的初心是想寻求各方参与体共同解决目前摆在骑手面前的问题,或许是表达的时候让受众心理有了那么一丝不爽,毕竟在个体崇尚自由的今天,谁都不想自身意愿“被做主”,这是引起部分舆论反感的主要原因。至于平台需要运行、快递小哥面临的境况、不在乎多等几分钟等等,很多人都能客观理性地看待。

毕竟,跟骂饿了么的“5分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样,一窝蜂地骂“平台冷血、资本没有人情味”也一样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商业的本质是盈利,一个模式如果不能盈利便没存在的价值,一窝蜂地骂资本、骂平台也骂不掉这个模式。平台为骑手创造的是就业机会,骑手为用户带去的是便利,“5分钟”按钮从根本上是外卖链条上各方有了更多选择。饿了么提出了一个方案,是在尝试去解决目前待解的问题,哪怕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他起码给出了一个选择。

饿了么声明中也明确提到希望能做得好一点,会对按了新增“小按钮”的客户在平台层面做一些回馈,对表现优秀的蓝骑士提供鼓励机制。

饿了么试图给出一些解决办法,饿了么回应的本身也是在探索解决之道,可能暂时改变不了整体,但最起码在做一些探索。饿了么的表达或许欠妥,但它敢在风口浪尖站出来回应,说明它在试图解决目前这个“暂时无解”的问题,尽管收效如何不好说,但客观上助推了话题大讨论,也让行业更加重视和面对这个问题。

在网络空前发达、话题热度转移迅速的现代,一个话题能引起持续大讨论,说明社会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期待,它存在的问题确实值得重视、甚至亟需解决。中国互联网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给大众的就餐习惯带来极大变革,这是一个完整的参与链条,作为奔波在点与线之间的外卖骑手,是链条中间的重要纽带,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产生各种问题的环节,但只关注平台如何出方案去解决其和骑手之间的矛盾,不见的是最佳解答方向,还是需要链条上各方参与进来,平台、商家、骑手、用户之间各方协同,才能真正推动问题向好的方向去解决。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包括很多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才让商业链条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达到相对平衡。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要更好地去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三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类似的矛盾。就目前外卖行业存在的问题,饿了么作为外卖平台中的主力平台之一,能够迅速地去做回应,说明它有愿意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尽管办法还不完美,但市场可能需要给这个行业一定的容忍和等待。

面对行业“哑声期”,饿了么选择率先多做了一步,尽管市场反响不一,但客观上它让行业平台更加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中间隔了一个白天,或许是出于舆论压力,“不回应”的美团也发表声明。

客观看待饿了么“多等5分钟”-科记汇

美团的“8分钟”跟饿了么的“5分钟”没有本质区别,其实都是一种选择,没必要上升到所谓的道德绑架层面,任何商业模式的存在都是先找到生存点、过程不断调适、需求各方平衡,行业才能有向前发展的可能。

从这个作用来讲,饿了么的率先回应即使引起了一定范围的舆论不适,但它反向刺激了各方声音,刺激了外卖平台去积极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从行业的发展来看有其积极意义。相信未来的外卖行业,在不断迭代向好、提供大众便利的同时,会让外卖链条上各方的关系更加平衡。(文/科记汇新媒体 张子鹏)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