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交大咖出海谈第二期】打通“标准关”:井国庆教授谈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的战略路径
轨交大咖出海谈第二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交通大学资深教授井国庆。作为UIC和ISO铁路标准专家,井国庆教授从标准制定、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三方面,深度解析了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的关键路径。
随着全球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中国铁路迎来关键技术与标准出海的战略机遇期。从装备与工程输出到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正成为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新征程。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标准对接与国际话语权的较量。
一、标准制定要敢于亮剑
井国庆教授指出,欧盟市场是全球铁路标准最为严格的区域,充满挑战。中国铁路装备若要进入欧盟,首先要对接其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适配,更是标准层面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必须不再只是跟随者,而要争取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我即将参与一个由中国主导发起的ISO标准论证,这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但我们必须有准备、有自信地去应对德国、法国等国业内人士的质疑。
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多年来,中国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证数据与科研成果,为标准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国际市场,我们不能一味适配他人标准,而应敢于亮剑——善用国家标准组织平台,主动提出中国方案,用技术实力和数据成果赢得话语权。
二、广泛联动寻求国际合作
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舞台上,每个UIC和ISO标准成员国都有一票投票权,表面上的“平等”背后却隐藏着“圈层政治”。井教授指出,以往由欧洲国家主导标准制定,形成了利益小圈子。因此,中国需要积极争取“友军”,尤其是那些已采用中国技术的周边国家,以增强话语权。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这些国家与中国有良好合作基础,在投票时可以形成合力。”此外,他也强调,不应忽视与高铁先行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的对话,即使在竞争中,也应寻找合作共识。在国际铁路标准体系中,敢于亮剑是第一步,敢于合作则是走得远的关键。
三、标准出海更需复合人才
井国庆教授表示,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表面是技术问题,实质上是人才问题。中国在铁路工程师的储备上无疑世界领先,但在国际标准舞台上,更需要能够跨界沟通、文化理解、语言娴熟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的标准谈判,需要能辩善讲、懂标准、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培养,还要鼓励他们走出去,沉浸式学习。”这种人才,才是推动中国铁路由“走出去”向“走进去”“走上去”的关键力量。
最后,井教授总结道:“未来中国铁路要赢得国际市场,光有技术远远不够,更要在规则制定中拥有话语权。这是中国铁路下一阶段的必由之路。”
活动背景
2025年3月26日,由蔚蓝轨迹Rail主办、和韬产融研究院协办的“2024中国轨道交通企业出海年度影响力事件颁奖典礼”在丰台创新中心举办。来自基建、车辆与DLS、系统服务等领域的20家领军企业凭借突出表现荣膺奖项,成为行业焦点。活动期间,蔚蓝轨迹邀请了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协会代表、高校学者以及企业机构等参与采访,推出了中国轨交先锋出海对话录。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