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一流大学,这样用钉钉打造数字化校园
三年前,00后李伊曼被浙江大学录取。在收到浙大纸质版通知书前,钉钉的贺信已经抢先抵达。
“你已加入浙江大学,点击可查看组织信息……祝贺你已被浙江大学录取……”
李伊曼以为是恶作剧,打开钉钉发现,自己多了一个组织——浙江大学,隔天收到纸质通知书快递。李伊曼形容,整个过程是层层递进的欢喜。
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李伊曼,对电子通知书的接受度很高。不过,在之后求学过程中,李伊曼仍在不断被“新奇”的数字化高校刷新认知体验——
由钉钉与浙江大学联合推出的“浙大钉”成为了浙大学子高频使用工具之一,用它接收学校通知、进出校门打卡、吃饭刷卡、网络缴费、班车查询等,方便又快捷。同时,“学在浙大”、“智云课堂”等数字化工具也改变了浙大学生们的学习形式,让知识不再有围墙。
以往,在上课之前,李伊曼需要扫码进入到对应的课堂群。而现在,打开钉钉,“学在浙大”会自动成立和更新课程的选课学生,之后数据会流转至“浙大钉”,自动构建钉钉课程群。
在课堂上,老师们通过“学在浙大”线上平台同步课堂小测、讲台答题、点名签到,李伊曼和同学们在“学在浙大”上查看课件内容、与老师在线沟通。下课后,还能再通过“学在浙大”提交作业,查看老师审阅等。
过去大学生上课,一个教室只能坐几十人,经常有人抱怨,感兴趣的课很难“抢”,为什么不能给课堂扩容呢?而且,像浙江大学在杭州就有5个校区,有时候上一个喜欢的选修课还要跨校区。
现在钉钉入校,课堂的边界似乎渐渐消失了。
浙江大学结合“浙大钉” 、“学在浙大”和“智云课堂”,构建线下主讲课堂、线下同步(听讲)课堂、线上直(录)播课堂。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两个教室(主讲教室和听讲教室)。
在主讲教室,老师能看到听讲教室的画面;在听讲教室,老师的画面和PPT分屏展示,好像老师就站在讲台上一样,彼此之间互动感很强。
即便是在宿舍或假期回家,同样可以将课堂“随身携带”。
李伊曼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随时随地可以上。课堂上如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去看回放,右侧还有语音识别和互动区域,还能给出文字和翻译。PPT也很清晰,再也没有上大课时坐在前排的同学挡住PPT的情况啦,上课体验感很好。现在很多学校还没实现这样的同步课堂,不少外校同学表示对我们很‘羡慕’。”
李伊曼的骄傲,西南大学的学子们深有同感,因为他们也有专属钉钉——“数智西大”。西南大学全校师生上钉人数6万+,每个学期创建课程群2万余个。
看不见的“空中课堂”,正在让更多人享受到实打实的优质教学资源。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但大学生并非学习机器,他们也有生活和娱乐需要。而校园卡,是在校园内活动的重要凭证,其重要性不亚于身份证。
过去总有学生搞丢或忘带校园卡,导致麻烦重重。
如今,浙江大学对原“浙大通行码”和校园卡“支付码”进行了整合,在“浙大钉”上线“电子校园卡”应用,并且顺利完成校园闸机系统和食堂支付系统的技术对接工作,大大提升师生满意度。
高校在专属钉中上线“电子校园卡”,让师生们可以通过手机在食堂、超市等消费场景进行在线支付。其中的“食堂拥挤指数”更是大受师生欢迎,出发前看一眼,吃饭也能实现错峰。
顺带一提,前不久浙大按就餐记录悄悄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打饭钱,这种隐形餐补精准、直接,还能保护学生的隐私。
同样的技术也被应用到了等车上,想要搭乘的班车是否发车、何时到站,通过“班车查询应用”一目了然。
说到校车,杭州的另一所双一流名校——中国美术学院必须有姓名。
国美和浙大有个共同的特点——校区多,以前跨校区上课时,运气好时车眨眼就到,运气不好,等半天也没影儿。现在,打开“国美钉”就能预约校车,学生们往返南山校区和象牙校区时,不用再浪费时间盲目等车了。
一名国美研一新生说,现在通过钉钉,进校门、洗衣服、吃饭、乘车之类的直接用手机就可搞定了,很有现代感。
“浙大钉”、“国美钉”解决的不仅是吃饭、乘车问题,还能预约图书馆座位、完成图书馆缴费、进行宿舍报修等。
生活井然有序,学习才能有条不紊。无论是找老师、找同学、接收学校重要通知,还是进出校门打卡、吃饭刷卡、查找校园服务,一钉在手,轻松掌握。
浙大、国美等顶尖高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正在成为其他许多高校的借鉴样本。
教育与数字的碰撞,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学习、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满足更多人持续学习的需求,在助力教育公平上不断发挥独特作用。
比如,“学在浙大”已面向社会开放了近万门数字课程,支持其他高校用户认证接入。虽然看起来只是一点微小的改变,但影响的可能是无数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再比如,2022年暑期开办的“全球暑期学校”,让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受益良多。
现在的大学生,不像古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在埋头苦读的同时,也能时刻接触到外面的新技术。
最近,钉钉还与“家族新人”千问大模型牵手成功,用户只需要输入魔法棒一样的字符“/”,就可以在群聊、文档、视频会议以及应用开发等场景中打开智能化服务。
面对钉钉新一轮“进化”,李伊曼和同学们都期待满满。AI的嵌入赋予了“/”一种神奇的魔力,也将为高校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各大高校,以数字化思维、技术手段破解当前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已是大势所趋。这种变化虽表现在细枝末节的学习生活中,却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蜕变与创新。
未来的大学生会如何学习、生活?毫无疑问,将有千千万万个“李伊曼”享受数字化带来的高效、便捷、优质资源,并借助“浙大钉”、“数智西大”、“国美钉”等工具实现人生“质的飞跃”。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不负流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