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沙龙丨赵华:功效宣称不合规就没有未来-科记汇

4月27日,由《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主办,北京日化协会、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浙江省药学会化妆品专业委员会支持的“中国化妆品科技与趋势线上沙龙”第二期成功举办。

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系主任、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化妆品功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华教授作为主讲人,围绕“化妆品功效宣称的合规性策略”这一主题进行解答分享,指导行业品牌了解功效宣称的审查监管重点,如何有效规避风险,线上直播反响热烈。

卖点还是雷区?

随着功效护肤时代的到来,“祛斑”“美白”“防脱发”等各式各样的功效宣称成了化妆品企业的营销“标配”。

宣称是指通过广告或文字图案商标等形式明示或暗示展现化妆品的某种属性。赵华教授表示,宣称包括标签,但不限于标签。“这个属性可能是安全方面的,也可能是功效方面的,还可能是文化层面的,或者是原料的性质等层面。”

“宣称,是企业推广产品的重要手段,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部门的监管重点。”赵华教授在直播中谈到,“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以及夸大宣传,都是政府部门监管的重中之重。”

赵华教授列举了部分化妆品常见的夸大宣称“顶级”、虚假宣称“逆龄”等案例,并指出,有些品牌方为了引起消费者注意,会想方设法找一些“卖点”并进行大力宣传,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依据,“卖点”把握不当,就可能变成雷区。

法规细化要求

为了规范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推动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1月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要求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该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赵华教授指出:“这是以往法规所没有的。”这足以表明国家层面对化妆品功效宣称合规的重视。

其他相关的配套法规也从各个维度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进行规范。如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进行了界定,并对宣称所需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细化,回答了如何对化妆品进行必要的功效评价问题。

又如,《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从细节上规定了化妆品标签上应该有什么内容,不能有什么内容,如何根据化妆品已有科学依据的功效,告知消费者等问题。

此外,赵华教授还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提出了《化妆品宣称合理性通用准则》六原则,即合法性、真实性、可证明、诚信、公平和消费者知情。

化妆品功效管理是目前国际上主要化妆品法规体系的共识或共性要求。我国实施的化妆品功效管理是最基本要求,化妆品企业应该主动适应这种管理,着眼于品牌的长远发展,加大基础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产品功效研究,提升品牌特色和竞争力,推动整个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

合规才有未来

“化妆品功效宣称合规性是产品生命力的保障。”赵华教授指出,化妆品企业、品牌对功效的宣称,一定要首先保证合规性,否则就没有未来,更遑论发展。化妆品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化妆品功效评价需要综合测试、科学分析和合理解释。

赵华教授解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试验不同于普通的物化试验,难度较大、维度较多,需要专业评估人员进行综合测试,科学分析得出合理解释。随着科学的进步,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将会给化妆品功效评价带来新的选择。比如目前较先进且实操性强的“3D皮肤打印技术”和“斑马鱼技术”,以及最新的各类检测仪器。赵华教授表示:“化妆品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功效评价方法体系。”

新法规的实施给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功效宣称应该合法、依规。赵华教授向化妆品企业建议:“应该认真学习法规条文,深入领会法律内涵,积极应对变化和挑战。”

来源:中国化妆品(ID:chinacosmeticsreview)

作者:白嘉懿​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