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了?拯救职场大型分裂症

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
一会儿信誓旦旦希望年薪过百万,一会儿又看破红尘土想躺平修行。上一秒还在不经意间秀出工牌穿搭,下一秒就屏蔽标签发表厌世朋友圈。
这届职场心很累,在各种分裂症之间抽不开身。以下各种症状,你中了几个?
分裂症状一:躺平共奋斗一色
今天被领导施压,加班过了点,明天磨磨洋工也无妨。昨天刚被动员大会感动得热血沸腾,今天上班先摸鱼再说。职场人的奋斗心态是守恒的,丧气是鸡血的补偿。

从过去的“佛系”、“低欲望”到如今的“躺平”,职场人用口号释放压力,但是身体躺下了,内心的焦虑依然是挥之不去。
压力通常来源于自己,在薪资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以后,自我实现就成了最大的焦虑。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的《高值人才职业发展洞察2021》,对于高薪高能的职场中高端人才而言,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而非生存。

分裂症状二:社恐与社牛齐飞
吴晓作为新入职的95后,每次都果断拒绝了团建邀请,与此同时,与同事约的剧本杀群已经马不停蹄地排到了年前。“不是不喜欢公司”,她说,“只是我觉得活动时间可以拿来多放几个假。”
明明手机5%的电量危在旦夕,却宁愿在厕所带薪打游戏,微信置顶工作群的消息堆积如山,有人大隐隐于室,有人大隐隐于痔。
闺蜜群的投票里,狼人杀、桌游和轰趴难分伯仲,团建现场却各自在角落扮社交恐惧症。职场人社交牛X症仅限于周五的晚上。逃离写字楼,逃离产业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在职场中表达真实想法,公司的人情来往太多,和领导沟通交流压力太大,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分裂症状三:从情绪自由到极度克制
财富自由和情绪自由之间取舍,是大部分职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实现薪资的增长,大概率会影响其他自由的发挥。但是,不设限的情绪自由,容易让原本就不算稳定的的工作态度时而高涨、时而低落。

面对上司我卑躬屈膝,面对产品经理我唯唯诺诺,面对乙方我重拳出击,上班时刻服用速效救心丸。悲伤、狂喜、暴怒被压抑下来,还要装作云淡风轻,对领导说好的收到感谢指教。
好在操纵情绪的成果,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处于工作状态的自己。要找到内心的强大的内驱力和修复力,最重要的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当自由与自由之间必须做出取舍,问心无愧即可。
分裂症状四:钱与梦想的爱恨情仇
秋招时,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好歹是半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入职后第三年,发现自己确实被炼成了一枚发光发热的螺丝钉。家乡和一线城市、“小而美”和大厂,不可兼得。
疫情之后,“逃离大厂”引起共鸣。被画的大饼诱惑上岗,却发现岗位和技能不匹配,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长远的职业规划更是无从谈起。钱给够了,可是梦想又似乎越来越遥远。
在“向前看”还是“向钱看”的徘徊背后,是对工作价值与意义的追问,对“我是谁”“我要什么”的追问。
指南来了
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的脉脉用户引述这么一段话说:“比较源于自卑,偏激源自对抗,激愤源自分裂,一个成长的人,喊出的不再是鸡血与口号,看见的不再是自怨自艾,而是如砂砾般渺小,也如弥山般独特的自己。”
由 脉脉和长江商学院联合推出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心理状态测评》 现在可以免费做,给职场分裂症们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
测评将从心理复原力、抑郁度、焦虑度、满意度、忠诚度、激励偏好、工作状态等维度勘探你的职场心理问题。深度扫描每位职场人的内心,才能扫清职业成长之路的障碍。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