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四百万”,刘幸卖了北京60㎡的小两居,回武汉买了套别墅。

刘幸是武汉人,家境不错,前两年父母帮忙,在北京买了房。身边的朋友都以为他要扎根首都了,没想到一考上公务员,他就把北京的房卖掉回了家。在北京蜗居久了,他想换一种生活。

为什么离开

每一个北上广打工人,大概都在某天早上挤地铁时,蹦出过“回家”的想法。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返乡置业报告》显示,近8成“打工人”有返乡置业打算,其中39.1%的人已付诸实践:在老家,或老家所在省会买了房。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离开或留下,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想在一线城市买房,对很多年轻人,看上去相当遥不可及。

80、90后是当下返乡置业主力,不过两批人理由略有不同。80后看重生活质量,49.9%的80后返乡是为了改善家人生活;90后看重工作机会,54.7%的90后倾向于回老家发展。

此外,子女教育、投资机会,也是返乡重要理由。掏空六个口袋,在北上广上车“老破小”,还是回老家,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了后者。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一个扎心的结论是,你还没打算回家,可能是因为单身。返乡置业人群中,单身率仅22.1%。一个人可以租房凑合,两个人、三个人时,还是得有个房。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此外,回家意愿方面,男生比女生高了3个百分点,分别为85.5%和82.7%。可能在买房这件事上,男孩子压力还是大一点。

房和家的距离

在北京,200万可能还买不到“老破小”,回老家可以买个大三居。

《返乡置业》报告显示,47%购房者返乡后,购房面积达到90-120㎡;77.9%购房者,可承担房屋总价,在200万元以下。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和北上广相比,返乡购房难度大幅降低,但200万对大多数人,也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返乡置业人群中,只有18.4%的人能够全款买房。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对买房仍然不可或缺。

不可忽视的是,即使有贷款,想迈过首付坎,对大多数人也遥不可及。只有14.4%返乡购房者,能靠自己独立买房;38.4%则靠父母支持,还有27.8%的人,和另一半共同买房。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买了房也不等于有了家。即使在老家有房,约4成受访者仍然“职住分离”。调研显示,买房后1年内会返回居住的人,占比仅24.5%。

这也导致返乡置业人群,高度关注房屋地段、增值潜力;也更倾向于购买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修房。当某天想离开时,说走就走,还有一个可以当成家的地方。

何处是家乡

你老家在东北鹤岗,他老家在湖南长沙。返乡这件事上,也存在天生的不平等。

回老家不等于养老,只是在工作和生活间寻找平衡。老家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购房者返乡意愿。

成都、杭州、武汉、长沙、郑州,这些快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是多数返乡人优先选择。或者是石家庄、济南、南昌、宁波、大连这样的省会或经济强市。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返乡置业头部城市,也是打工人求职头部城市。但在一线城市工作,回二三线老家买房,也不是想象的那么轻松。调研表明,返乡人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20%;超过1万元的,不超过60%。

而杭州房屋均价,已达到3.2万元/㎡,其他新一线城市,也都在万元以上。即便想返乡买房,也需要早做筹划。

90后更爱“回老家”?-科记汇

打算返乡的年轻人,习惯于通过微信生态圈,或贝壳找房这样的APP,先线上获取购房信息。新平台、新技术的使用,使异地看房不是难事。

第一批90后已迈入30岁。返乡置业,有的人是主动前进,有的人是无奈后退。刚毕业时,也曾想过在北上广有一栋房。经历过现实毒打,很多人开始退而求其次。

离开未必就是认输。对每个人来说,生活的真相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