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金融合作协会(AFCA)

2020年12月3日,在广州举办的亚洲金融智库暨亚金协专委会2020年会期间,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以绿色金融分论坛形式成功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泰国、缅甸、老挝、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亚金协成员代表,以及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媒体的业界专家参加了会议。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副秘书长庞魁霞女士主持会议。

亚金协绿金委执行副主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先生发布了《亚金协绿色金融实践报告(2020)》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刘锋介绍,报告针对疫情下亚洲绿色金融实践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激活绿色经济市场活力、增强绿色金融产品开发针对性、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的应用、疫情对绿色金融的催化,以及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促进亚洲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报告首先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了以亚金协会员单位为主的机构所提供的61个绿色金融案例,统计了亚洲及欧盟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金融产品发展规模,对涵盖亚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第二,建立绿色金融政策评估建立绿色金融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亚洲绿色金融实践在全球的占比,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横向对比亚洲国家和地区绿色金融投资占比、绿色金融政策、绿色债券发行市场以及资源和环境。第三,建立以国家和地区为评价对象的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雷达图的方法详细对比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绿色金融实践。指标包括碳强度、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一次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占比、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绿色金融体系完整性等。其中,报告案例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其他绿色金融产品等7大产品类型,丰富详尽地展示了亚洲各国和地区在绿色金融实践方面所做的工作,也为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样板。

论坛还就“绿色金融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先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先生、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女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副处长赵建勋先生、普华永道中国可持续发展咨询业务总监吴倩女士分享阐述了相关经验、看法和建议。

周诚君:应对环境和气候风险应成为硬约束,并对相关风险应对产品给予更多的政策鼓励,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周诚君提出了在高质量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对环境和气候风险的建议。他表示,环境和气候风险是影响新一轮产业结构、供应链调整升级的一个重要变量,应对这一风险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怀层面,而应成为硬约束,并对相关风险应对产品给予更多的政策鼓励,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对于一些具有准公共产品的产品,可通过补贴或税收机制形成上述机制;或者根据科斯定理,更清晰地界定产权,促进其可交易、可定价,从而更多通过私人部门和市场机制来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政策思路是,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资产,比如其发放的绿色信贷,可在风险权重计量上给予更大优惠,降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占用,提高绿色金融资产回报率。中国有条件实现这一点,一是政府、业界和学术界对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有广泛共识;二是标准清晰,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有明确的界定;三是对绿色信贷等有专项统计,有非常好的数据支撑基础;四是绿色金融资产的质量相对较高,比如绿色信贷不良率较一般贷款明显偏低,从而具有较好的业务基础;五是中国有针对绿色金融的地区性改革创新试验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所顾虑,则可在六个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进行实验和突破。

叶燕斐:监管部门需要发挥监管和引导职能,降低气候融资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叶燕斐围绕“大力发展气候融资促进全球绿色复苏和增长”发表观点。他表示,气候融资在缓解和促进气候变化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低碳能源、新能源车、铁路和轨道、绿色建筑等方面健康发展,同时可促进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有雄厚的制造业和工程承包业,在促进全球绿色复苏和增长具有巨大潜力;同时从银行、保险、基金、债券、资本市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金融机构在促进气候融资的相关作用。最后,他表示监管部门需要发挥监管和引导职能,降低可能的系统性风险;亚金协也可以发挥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王遥:要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制定具体碳中和路线图。王遥介绍了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设立情况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背景,并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几方面分析了绿色金融实践发展情况。并指出,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政策激励、制度法规“刚性约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挑战,且金融机构对于环境和气候风险的重视程度、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仍显不足,相关学术理论体系建设大大滞后。她建议,要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制定具体碳中和路线图,按部就班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同时,在推动ESG主流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落实相关举措。

赵建勋:中国需要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赵建勋介绍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致力于主动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杠杆作用,凝聚支持经济绿色发展的合力,逐步构建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并融入授信全流程,切实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当前,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和统一,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更加精准,积极服务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后,中国需要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的盈利能力,为零碳经济转型提供绿色融资。

吴倩:银行机构需要优先选择信贷占比高且风险高的行业进行试点评估来完善气候与环境风险评估。吴倩介绍了金融机构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结合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案例研究,对银行业开展相关风险评估工作提出整体建议。她表示,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监管严格、风险种类多与敞口大、投资机会有待甄别。针对目前存在的评估模型不成熟、基础数据不足等问题,银行机构需要优先选择信贷占比高且风险高的行业进行试点评估来完善评估模型,逐步构建细致的情景模型,并通过客户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构建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最后,她表示普华永道将以身作则践行可持续发展,已于今年9月率先承诺2030年内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并将在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继续精耕细作,以专业服务献策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1.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全景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2.刘锋先生发布报告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3. 周诚君先生分享观点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4. 叶燕斐先生分享观点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5. 王遥女士分享观点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6. 赵建勋先生分享观点

亚金协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年度论坛报告摘要和观点集萃-科记汇

图7. 吴倩女士分享观点

亚金协简介: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简称为亚金协,英文名称为Asi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缩写为AFCA。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AFCA)立足亚洲、开放包容,以“联通合作、共治共享”为宗旨,致力于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地区金融机构经验分享和业务交流,共同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
协会会员以亚洲国家和地区有影响有意愿的金融机构、金融行业组织及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及在金融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管理者及资深专家为主体,同时欢迎区外同类机构及个人加入。截至目前,亚金协会员机构有120余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管、期货、国际金融中心、行业协会、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欢迎区内外有影响有意愿并拥护协会章程的机构及个人加入本协会。
-----------------------------------------

(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