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历史性拐点。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终端上险量数据显示,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在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占比达到50.2%,首次突破50%。

这也是继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上险量占比首次突破50%。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上险渗透率,已双双超过50%。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大决战已经迎来新的局面——新能源真正成为主流。

事实上,新能源取代燃油车的大趋势,早已显现在行业风向标的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主角,燃油车反而成为了“珍稀物种”。越来越多的车企公布了自己的电动转型时间表,甚至暂停对燃油车研发的投入。比亚迪等品牌甚至已全面停产燃油车。

然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长,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逐渐加速:

2005年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1年时间,才实现了渗透率1%的突破。

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4年时间,将渗透率从1%提升到5%。

但从202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开始了高速增长,2020年,渗透率达到5.6%,2021年突破14%、2022年突破27%、2023年突破33%……

上险量占比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选择-科记汇

(图片来源:央视)

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主流,其背后的原因也并不复杂: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不断提升。早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大多在300km以下,充电速度也较慢,车主存在着明显的续航焦虑。此外,早期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舒适度、功能配置等方面全面落后于同等价位的燃油车型。但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谧性、平顺性等方面,已经碾压同级燃油车;在功能配置上,智能化、网联化水平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也与燃油汽车拉开差距。在产品力方面,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全面领先。

其次,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补贴,以及充电补能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一大原因。如今,充电站在国内已经实现了从一二线城市到县城村镇的全面覆盖,除了节假日出行高峰期等少数场景,几乎很少有新能源车主排队充电的新闻出现。此外,插混、增程等新能源汽车在近年的流行,也进一步缓解了新能源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最后,新能源汽车在近两年加速渗透的另一大原因,是产品价格的下降。早年,如果一款车型同时拥有油、电两个版本,纯电版本的价格往往会高出燃油版本10万元以上。“用车便宜,买车贵”是许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刻板印象。但如今,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更加亲民,甚至有车企打出了“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等口号。

上险量占比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选择-科记汇

种种原因叠加,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下车市消费者的主流之选。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转投新能源汽车的怀抱,燃油车的市场只会进一步萎缩,并最终沦为少数汽车爱好者及特殊环境下的选择。如今,新能源汽车普及之路不仅过半,还在持续提速,其普及趋势已不可逆转。

张子鹏(newsmedia007)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近三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